據悉,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瓣膜團隊為一位患有白塞病的女性患者成功植入新型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并于術后六天后出院。
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成功將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應用于治療白塞病合并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為白塞病合并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簡單有效的治療思路,消除了其反復手術的風險。
國內首例成功植入
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
患者女,56歲,癥狀為:近11個月來總在活動后感受到胸悶、氣促、心悸,來到該醫(yī)院進行系統(tǒng)檢查后。
診斷為: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中度二尖瓣反流,并患有白塞病和高血壓。
主動脈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里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該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案,但該患者除此病外另外還患有白塞病,該病為一種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癥性疾病。
其如若進行常規(guī)的瓣膜置換手術,絕大多數患者往往會因為縫線與瓣環(huán)組織間過強的免疫炎性反應導致術后出現人工瓣膜瓣周漏,乃至脫落,為此需要再次手術,甚至有些患者需要進行第三次手術,不僅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手術風險,也加重了經濟負擔。
據悉此次手術,是在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瓣膜團隊經過術前的縝密討論后,認為該患者若按照常規(guī)主的動脈瓣置換,極大可能會出現人工瓣膜瓣周漏或脫落的高風險,同時該患者主動脈根部結構不支持Bentall手術。
對此,在討論結束后,決定應用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進行主動脈瓣置換。并成功應用該治療方案,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并于術后六天后出院。
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成功將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應用于治療白塞病合并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為白塞病合并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簡單有效的治療思路,消除了其反復手術的風險。
主動脈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是一種新型的完全靠支架支撐,不用縫合線固定且耐久性較長的瓣膜。依靠其獨特鎳鉻合金瓣架膨脹固定于主動脈根部,無需縫線應用,同時可完全去除自體病變瓣膜,金屬支架結構性瓣膜比傳統(tǒng)瓣膜的有效開口面積更大,可以獲得較傳統(tǒng)外科瓣膜更優(yōu)化的血液動力學指標,從而改善心功能,提高遠期生活質量。
主動脈免縫合生物心臟瓣膜使其手術過程簡化,縮短了心臟停跳與體外循環(huán)的時間。具有時間短、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對于白塞病患者或曾經植入過機械瓣膜,以及首次手術的小主動脈瓣環(huán)的患者手術的優(yōu)勢巨大。因其手術過程簡化,在未來的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膜手術也能夠擁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