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亳州市積極推進藥品集采落地惠民,加快直接結算集采藥品款試點,實現了醫保與患者“雙減負”。1—12月,全市跟標國家和省集采608個品規,采購金額4.47億元,節約資金2.98億元。
廣泛調研促改革。市縣醫保部門聯合開展調研,廣泛收集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及參保群眾意見,深化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改革試點擴面。通過壓縮流通環節、縮短支付鏈條,企業回款周期由3個月以上壓縮至1個月之內,減輕了藥品供應商的資金壓力,降低交易成本,增強集采藥品供應的信心和能力,增加患者用藥的廣泛性。今年,試點區域醫保基金直接結算0.94億元。
定期培訓強業務。醫保部門組織集采工作人員集中深入學習政策文件,提升集采政策理解水平,準確把握政策內涵,增強結算系統和操作流程熟練度,減少因操作不熟練引起的結算風險。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減小資金支出風險、數據安全風險和合規風險,保障醫保資金安全。截至11月底,累計開展藥品集采政策培訓6次,醫保政策下基層宣講行動12次,覆蓋118家醫療機構,培訓940人次。
及時監測防偏差。建立實時監測機制,通過省藥品集中采購系統,動態監測每筆結算業務的關鍵數據和流程節點,實時掌握采購、使用和配送情況,杜絕虛采、不采、錯采等現象發生,實現精細化管理,確保醫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和藥企的正當收益。目前已執行13個批次藥品集采,完成約定量的229%;落地耗材集采704種,完成約定量的152%。
推進集采進基層。落實“一村一單”藥品采購制度,強化藥品采購管理,優先保障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等常見慢性病集采藥品和常用藥品的配備。目前全市109家鄉鎮衛生院及1312家村衛生室結合日常診療掌握的群眾購藥需求,在省網采平臺每月集中采購2次。基層藥品配送率提高到90%、村衛生室藥品均保持在80種左右,基本滿足群眾不出村購藥報銷需求,減輕了群眾的經濟負擔。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