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于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副司長高新強、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孝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徐保平等嘉賓出席。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在開場介紹,近期,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2025年第1周流感處于季節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陽性率上升趨緩,其中,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的流感病毒陽性率較上周上升了3.8%,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預計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動水平會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間的流感活動水平有所不同。
為更好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各地做好醫療資源統籌,擴大醫療服務供給,優化服務流程,并會同相關部門做好藥品儲備和供應保障。目前,未出現醫療資源明顯緊張的情況,相關重點藥品生產供應和庫存總體正常。
目前的醫療資源是否能夠滿足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就醫需求?高新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強調,監測顯示,近期未超過去年流行季的水平。全國發熱門診、急診患者數量呈現一定上升的趨勢,但總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現醫療資源明顯緊張的情況。
近期醫療機構呼吸道傳染病就診人數與往年相比是什么情況?
張忠德在發布會上表示,他所在的廣東省中醫院今年冬春季門診就診人數與去年大致持平;呼吸道傳染病就診率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流感陽性檢出率與去年基本持平。他指出,從該院的數據來看,發熱門診就診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只達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沒有明顯的增長。
徐保平在發布會上表示,從今年北京兒童醫院門診的情況來看,今年冬季并沒有出現病人超常增多的異?,F象,近兩個月,該院內科門診就診量和2023年同期相比是明顯減少的,和2019年的水平是一致的。另外,流感病毒的病人診斷數是去年的約50%,主要以甲流為主,人偏肺病毒病人數占比很少,大約3%。
抓好這五方面工作
緩解醫療機構就診壓力
衛生健康系統在緩解醫療機構就診壓力上有哪些舉措?
高新強表示,為更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疾控局聯合有關部門,從2024年10月份開始提早部署、每日監測、持續調度,在加強全國面上工作的同時做好重點省市的工作指導,動員各地資源和力量,持續對相關醫院進行實地調研查看,確保診療服務平穩有序。
一是加強服務診療的監測。
組織開展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監測調度工作,對全國和主要城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及基層醫療機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療情況進行日監測、日分析,指導各地做好醫療資源的統籌,合理調配醫務人員、藥品、設備、床位等資源。
二是擴大醫療服務供給。
部署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并根據就診需求配足配強醫務人員。加強發熱門診、急診、兒科等重點科室的醫療力量,安排好夜間及節假日值班值守,為做好流感醫療救治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三是優化服務流程。
指導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結合專業特點合理安排號源量,并向基層醫療機構開放一定比例的號源。針對兒童等特殊就診群體,要求相關醫療機構加強醫療資源的調度,在掛號、檢查檢驗、取藥、輸液等環節采取措施優化服務流程;鼓勵推行「先檢查后診療」,就是在專業醫師在預檢分診的環節開具檢查檢驗單,患者或者患兒家長持檢查檢驗結果以后再進行就診,節省等候的時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四是發揮「互聯網+」的作用。
鼓勵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藥學服務」,推動處方流轉、藥品配送等服務,鼓勵輕癥且沒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就診,減少院內人員聚集;針對診斷明確的復診患者,鼓勵通過互聯網診療平臺、預約檢查檢驗,并預約復診號源,減少等候時間。
五是注重發揮基層醫療機構分流作用。
結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縣級醫院向基層派駐中級以上職稱的醫師,增強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和診療水平,指導各地開展延時門診或節假日門診,滿足上班、上學這些人群的就診需求,方便居民錯時就醫。此外,還要求各地充分發揮醫聯體作用,暢通基層醫療機構向上級醫院的轉診通道,保障患者診療需求。
中疾控:預計今年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強度和就診壓力不會高于去年
王麗萍在分析國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態勢時表示,根據監測結果顯示,流感是引起當前醫療機構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診患者增加的主要疾病。監測結果顯示,流感當前正處于季節性流行期,大多數省份的流行強度處于中等水平。
目前,流感檢測陽性率上升趨勢已經減緩,隨著中小學校的陸續放假,預計在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動水平可能會逐步下降。人偏肺病毒并不是一種新的病毒,其實已經至少伴隨人類幾十年的時間,由于檢測手段的發展,近年來關于人偏肺病毒的報道漸多,目前人偏肺病毒檢測陽性率處于平臺波動,其中北方省份的陽性率上升趨緩。
14歲以下患者的檢測陽性率開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陽性檢出率在0~4歲組患兒中呈現波動上升趨勢。鼻病毒、肺炎支原體以及腺病毒檢測陽性率呈現下降趨勢。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的病原體處于較低的流行水平。
總體來看,今年冬春呼吸道傳染病仍然呈現交替或疊加流行的態勢,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沒有出現新發的傳染病。預計今年整個流行強度和就診壓力不會高于去年。
王麗萍表示,根據流感監測結果顯示,當前我國流感流行的優勢株是甲型H1N1亞型,中國疾控中心國家流感中心對近期分離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了抗原性分析,提示與今年的流感疫苗株匹配度良好,疫苗接種有效;耐藥性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對于抗病毒藥物是敏感的,藥物治療有效。
流感一般1到2周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和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診。孕婦、兒童、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他們屬于高危人群,感染流感以后容易引發重癥,所以對于這類人群,建議盡快就醫治療。
王麗萍建議所有6月齡以上的人群,沒有疫苗接種禁忌(主要是指對疫苗所含成分沒有過敏的情形),建議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同時也能夠減輕感染發病后癥狀的嚴重程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磷酸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
供應情況如何?
當被問到醫院的抗流感藥物儲備情況,以及衛生健康系統如何保障醫療機構相關藥品供應時,高新強表示,隨著中小學陸續放寒假,預計兒童群體感染的狀況將有所緩解,特別是聚集性疫情將減少。春節前后,受人群大規模流動、探親訪友、聚餐聚會活動增多等多種因素影響,流感的傳播風險會相對增高。
為了應對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做好有關藥品的儲備和供應保障工作。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相關重點藥品生產供應和庫存總體正常,配送率也在正常范圍。從各級醫療機構反映的情況來看,目前購藥渠道通暢,重點藥品也按計劃進行了儲備。
為保障醫療機構相關藥品供應,國家衛生健康委會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部門聯動做好重點藥品保障。
會同工信、商務、國資、醫保、藥監等部門,從生產、采購、流通、儲備等環節開展調研和摸底調查,根據對流感等冬春季疾病發病趨勢的研判分析,強化重點藥品的保障,指導企業加強生產供應和流通配送。
二是要求各級醫療機構提前備足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用藥,加強重點藥品短缺情況的報告,及時核實并做好供需對接。
三是保障基層醫療機構用藥需求。
結合縣域醫共體建設,暢通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縣(區)級醫院用藥銜接,鼓勵各地依托縣域醫共體建設縣域中心藥房,建立藥品登記和配送制度,優化偏遠地區藥品的配送方式,提高配送效率,保障藥品數量充足、質量可靠,解決居民用藥問題。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密切關注相關藥品供應保障的情況,結合疾病的變化趨勢,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當被問到用于治療流感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能否滿足當前公眾用藥需求時,王孝洋表示,工信部對磷酸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等小分子抗病毒藥物進行了重點的監測調度,組織有關企業做好生產供應和動態調配,保障群眾的用藥需求。
瑪巴洛沙韋是一種進口的藥物,主要分為片劑和干混懸劑兩種劑型,其中干混懸劑的這個劑型主要是針對吞咽困難的兒童,是一種補充劑型。需要說明的是,這兩種劑型實際上都適用于5歲以上的患者。
從監測調度情況來看,目前瑪巴洛沙韋總體庫存充足,其中片劑的瑪巴洛沙韋在線上和醫療機構的供應渠道都是暢通的。干混懸劑劑型的瑪巴洛沙韋主要對醫療機構保持常態化的供應,線上渠道正在組織有關企業進一步加大投放規模。
另一種類似的藥物是磷酸奧司他韋,因為在往年的流感季曾經出現過搶購的現象,為了做好流感季的應對,工信部在2024年10月份就派專門隊伍到國內的龍頭生產企業現場調研,組織企業加強生產供應。
當前,磷酸奧司他韋我國有生產批件100多個,生產企業60余家,實際在產的企業30多家。僅僅從重點監測的9家生產企業看,2024年累計生產了1.36億人份,供應了1.28億人份,其中2024年12月以來,供應了3000萬人份。也要說明的是,這一數字實際與往年同期相比是在下降的。根據調研和監測的情況,磷酸奧司他韋的產能產量是充足的。
一定不能隨意增加藥物劑量
不能隨意增加藥物給藥頻次
當談到流感藥物建議時,徐保平表示,抗流感病毒藥物是處方藥,如果懷疑得了流感以后,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醫生的處方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可以減少流感病毒的復制以及傳播,而且可以有效地縮短病程,減少流感病毒持續的時間,也可以有效預防重癥和并發癥的發生。但是不建議自己使用處方藥。
因為兒童呼吸道感染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還是病毒感染,絕大多數呼吸道病毒是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的,所以這時候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兒童常用對癥治療藥物包括退熱藥、祛痰藥以及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成藥。兒童退熱藥主要推薦的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另外特別強調的是,兒童應慎用鎮咳藥,除非孩子出現劇烈的干咳,影響孩子的睡眠、休息的時候,這時候才可以短時間使用鎮咳藥。
使用藥物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孩子一旦出現有痰的咳嗽,這時候要及時停用鎮咳藥,換用祛痰藥。
另外,在兒童用藥的時候,要特別關注用藥安全,比如用藥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注意事項,用藥的用法用量、禁忌證,以及是不是可以和食物同時服用等等這些問題。
在兒童用藥的時候,還要特別注意的是用藥劑量的準確,因為兒童的用藥劑量往往是根據年齡和體重計算出來的,所以不能過量給藥。徐保平表示,他在臨床上看到有些孩子因為高熱不退,家長著急,就給孩子增大劑量服用退熱藥,增加劑量以后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增加,一定不能給孩子隨意增加藥物劑量,也不能隨意增加藥物給藥頻次。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