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一批批探訪林下種植的游客在清晨踏上淞茂谷的林間小徑,在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了解當地人的“綠富密碼”。
思茅區位于普洱市南部,瀾滄江中下游,是該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6.04%,是云南省重點林區之一。近年來,思茅區依托生態資源,以科技創新實現野生藥材仿生種植,不僅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更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產業振興+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淞茂谷是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建立的獲國家批準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藥材基地。沿基地步道前行,龍血樹挺拔而立,劍形葉片舒展,樹干上的暗紅樹脂訴說著“活血圣藥”的千年傳奇。石斛叢中綻放淡黃色花朵,被譽為“森林黃金”。看到此景,四川游客馮成全說:“普洱生態特別好,適合康養旅居。淞茂谷不像景區,更像是走入中醫藥典籍里的立體畫卷,空氣里彌漫著淡淡藥香,體驗感很好。”
淞茂谷基地相關負責人張天朝介紹,基地采用立體空間仿野生種植模式,不施化肥農藥,水分依賴天然雨水和森林山泉。此模式不僅保護原始森林生態,還使藥材有效成分接近野生品質,深受市場青睞。
龍血樹、石斛、滇黃精、余甘子等珍稀中藥材曾因野生資源稀缺而面臨市場供應困境。淞茂谷基地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在國內率先突破多項野生藥材林下繁育技術瓶頸,使其在自然環境中規模化生長。目前,基地已有林下中藥材種植3320畝,嚴格按照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標準管理,確保藥材綠色有機、品質上乘。
張天朝介紹,淞茂谷基地還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周邊1000余戶農戶發展林下種植,戶均增收超4萬元。此外,基地每年精深加工龍血竭、石斛等產品300余萬盒,產值達1.28億元,輻射帶動普洱市及周邊地區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近年來,淞茂谷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推出中醫藥觀光、養生體驗、文化研學于一體的康養旅游項目,游客可近距離觀察龍血樹、品嘗藥膳藥飲等。目前,基地年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600余萬元。未來,基地還計劃打造“一谷、二帶、三區、四片”布局,建設生物藥業種植帶和茶馬古道中醫藥養生文化旅游帶,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無獨有偶,在思茅區南屏鎮三棵樁村的良寶益康林下種植基地,海拔1600米的季風常綠闊葉林中,百部、滇重樓、白及等道地中藥材在智能噴淋系統與天然腐殖土的共同滋養下蓬勃生長。
通過與周邊農戶簽訂租賃協議,普洱良寶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約化運營500畝林地,重點發展白及、滇黃精、百部、重樓及金毛狗蕨等特色中藥材的林下種植,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思茅區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紅萍表示:“未來,我們將充分盤活林地資源,積極探索優化林地流轉機制,繼續研究出臺政策支持,打造‘林下種植+生態旅游’的特色品牌,讓民眾從旅游服務、林產品銷售等多個環節增加收入,共享‘綠色紅利’。”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