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一種結合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的核醫學檢查方法。它通過引入放射性核素進行顯像,然后使用CT解剖定位,將兩者圖像進行融合,既可以顯示出病灶功能代謝的狀態,也能更好地顯示病灶及周圍細微結構的變化。PET-CT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腫瘤篩查、分期和評估治療反應等方面,能夠幫助醫生更早地發現病變,并判斷是否存在其他臟器的轉移。
產品功能及使用方法
早期診斷:PET-CT能早期診斷腫瘤等疾病。由于腫瘤細胞代謝活躍,攝取顯像劑能力為正常細胞的2-10倍,形成圖像上明顯的光點,因此在腫瘤早期尚未產生解剖結構變化前,即能發現隱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安全無創:檢查安全無創。檢查所采用的核素大多數是構成人體生命的基本元素或極為相似的核素,且半衰期很短,所接受的劑量相當于一次胸部CT掃描的劑量,安全高效,短時間可以重復檢查。
準確診斷: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能提供有價值的功能和代謝方面的信息,同時提供精確的解剖信息,能幫助確定和查找腫瘤的精確位置,其檢查結果比單獨的PET或CT有更高的準確性。
快速全身檢查:PET-CT一次全身掃描(頸、胸、腹、盆腔)僅需近20分鐘左右,能分別獲得PET、CT及兩者融合的全身橫斷面、矢狀面和冠狀面圖像,可直觀地看到疾病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及情況。
性價比高:PET-CT可早期發現腫瘤,確定性質,其治療費用較晚發現減少1-5倍,生存時間提高1-5倍,甚至10倍;一次檢查就可準確判斷大多數腫瘤的良惡性、是否有轉移,避免了多種檢查延誤疾病診斷或者制定錯誤的治療方案。
產品維修保養
定期維護:PET-CT設備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校準,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準確成像。建議按照制造商的建議進行定期維護,包括清潔、校準和測試。
環境控制:PET-CT設備對環境要求較高,需要保持恒溫、恒濕和防塵。建議將設備放置在溫度為20-25℃、濕度為40-60%的環境中,并定期清潔設備表面和內部部件。
軟件更新:定期檢查和更新設備的軟件,以確保其運行穩定和功能完善。建議按照制造商的建議進行軟件更新,并備份重要數據。
故障排查:如果設備出現故障,應及時聯系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排查和維修。建議保留設備的使用記錄和維修記錄,以便于故障排查和維修。
培訓操作人員:確保操作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熟悉設備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以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或成像質量下降。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維護和保養PET-CT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準確成像,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支持。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