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視力篩查儀需要遵循規范的操作流程,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受檢者的舒適度。以下是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儀器校準
定期按照說明書校準設備(如瞳距、屈光度參數等),確保儀器處于最佳狀態。
檢查電源、電池或連接線,避免檢測過程中斷電。
環境設置
在光線適中的房間進行(避免強光直射或過暗),確保受檢者視線不受干擾。
保持受檢者與儀器距離符合要求(通常為1米或按機型說明調整)。
受檢者準備
詢問是否有眼部疾病、手術史或佩戴隱形眼鏡(可能需要摘除)。
兒童或特殊人群需提前解釋流程,減少緊張情緒。
二、操作步驟
開機與模式選擇
打開設備,選擇對應的檢測模式(如成人/兒童模式、近視/散光篩查等)。
輸入基本信息
錄入受檢者姓名、年齡等數據(部分儀器可自動記錄歷史結果)。
定位與對焦
讓受檢者坐正,下巴貼緊托架,額頭靠住額托,雙眼平視前方。
調整儀器高度,使攝像頭或鏡頭對準受檢者瞳孔中心(可通過屏幕實時觀察對齊情況)。
開始檢測
啟動自動或手動檢測:
自動模式:儀器自動識別瞳孔并完成測量(需保持受檢者注視目標光點)。
手動模式:操作者需手動調整焦距和位置,確保圖像清晰后觸發測量。
單眼檢測時,需遮蓋另一只眼(避免偷看影響結果)。
記錄結果
屏幕顯示屈光度、瞳距等數據后,保存或打印報告。
若結果異常(如高度近視、散光),建議受檢者進一步就醫檢查。
三、注意事項
操作規范
避免儀器鏡頭接觸受檢者,防止交叉感染(每次使用后消毒接觸部位)。
兒童篩查時,優先使用快速模式(如“優先模式”),縮短配合時間。
結果解讀
視力篩查儀結果僅為初步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驗光或眼科診斷。
注意區分“視力不良”原因(如屈光不正、弱視或眼部疾病)。
特殊情況處理
受檢者頻繁眨眼或不配合時,可讓其休息后重試。
對認知障礙者,需家屬協助固定頭部位置。
四、維護與保養
定期清潔鏡頭(用專用拭鏡紙,避免刮花)。
存放于干燥環境,避免高溫或潮濕。
每年返廠檢修一次,確保光學元件精度。
五、常見問題解決
誤差大:重新校準儀器,檢查受檢者是否歪頭或瞇眼。
無法對焦:確認環境光線是否合適,或重啟設備。
通過規范操作和細心維護,視力篩查儀能有效幫助早期發現視力問題,但需結合專業醫療建議進行后續處理。
內容來源于網絡。